BMW卓越城市讲堂城市韧性,在同舟共济中
2023/6/19 来源:不详03:05
人类如何直面不确定性,并且持续繁荣生生不息?在气候变化危机凸显、地缘政治冲突加剧的当下,坚持开放、交流与合作,显得尤为重要。11月4日上午,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澎湃研究所、宝马中国联合主办的BMW卓越城市讲堂在上海白玉兰广场举行。
本次讲堂以“城市韧性”为题,邀请到一线专家与实践者,从社会经济、公共管理、基础设施、交通出行、文化认同等方面入手,探讨如何才能让城市机体更具韧性,更好地抵御冲击,或从冲击之下恢复。
11月4日,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林松添在BMW卓越城市讲堂上做视频致辞。城市是人类文明的载体。让城市获得韧性,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课题。在视频致辞中,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林松添强调,正如二十大报告中所讲,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中国将积极推进以人民为中心、低碳绿色创新的新型城镇化,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而唯有和睦相处、合作共赢,才能实现持久和平与繁荣。
11月4日,宝马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高乐在BMW卓越城市讲堂上做视频致辞。年恰逢中德建交50周年。宝马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高乐在视频致辞中说到,中德本着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原则开展务实合作,助推两国社会和经济发展。这为宝马在华取得成功、实现长久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更牢固树立了继续培育中德友谊的信心。讲堂之所以选取“城市韧性”的主题,是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曾见证或经历过,在城市迅速发展的过程中,无论是疫情、自然灾害、人为破坏等对城市正常运转造成一定干扰。不光是生活在城市的每一位居民深受影响,同其密切相连的姊妹城市亦不能置身事外。对于未来的城市,发展其抵御潜在事件影响的韧性尤为重要。
11月4日上午,宝马集团副总裁吴燕彦,在BMW卓越城市讲堂上,回应关于“如何同舟共济”的问题。宝马集团副总裁吴燕彦,在现场回应了担当本次讲堂学术主持的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比较政治与公共政策所所长于宏源关于“面对危机,如何才能同舟共济”的问题。她说,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各国各界同舟共济,加强合作,这是一道必答题而非选择题。在面临共同的生存威胁和严峻挑战时,必须携手才能找到出路。各国政府、学界、企业、公众之间也要共同努力。“宝马深知,仅凭一己之力,不足以实现这一目标,因此连通上下游伙伴,将碳减排范围拓展到包括原材料采购、供应链、生产、使用乃至回收的全产业链各个环节,共同完成全生命周期的减排目标。”吴燕彦还强调,宝马计划到年将单车全生命周期平均碳排放量较年降低至少40%,同时力推循环经济,最大限度地提升资源使用效率并减少资源消耗。
11月4日,澎湃新闻总裁、总编辑刘永钢,在BMW卓越城市讲堂上,从媒体传播的角度讲述城市的韧性。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澎湃新闻总裁、总编辑刘永钢从媒体的角度展开。他说到,讲堂以卓越城市为名,一座有韧性的卓越城市,一定有着复杂而精密的体系。良好的媒体是提升城市韧性的重要一环。媒体要以专业的判断,和对城市运行规律的尊重为基础,做出清晰、及时和负责任的报道,从而能够在灾害来临之时,增强城市的韧性。媒体还应把防灾减灾做在事前,平时多做深入浅出、生动细致的报道,让市民能够看到和理解城市如何运行、提升风险意识,乃至有相应的动力和能力,主动参与到城市和社区的实践之中。这样就是预先适应。“当每一个市民都能熟悉水性,都能明白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都能做到吴越同舟,那么,这样的城市一定是非常具有韧性的。”
11月4日,在BMW卓越城市讲堂上,复旦大学绿色金融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李志青,分享“绿色视角下的城市韧性”。讲堂从社会经济的运行逻辑展开关于城市韧性的论述。复旦大学绿色金融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李志青为大家讲述了“绿色视角下的城市韧性”。在绿色经济学看来,有很多要素是不能相互替代的,就此,在政策层面,需要构建良治社会,即有利于促进公正和国家繁荣的制度、观念及技术结构,兼顾效率与正义;创新方面,需要鼓励绿色创新,克服社会外部性高而私人外部性低等问题;而在投资方面,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