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秋峰新诗的形式读大鹏瞰海诗小记
2025/1/15 来源:不详刘云涛 http://nb.ifeng.com/a/20190628/7503552_0.shtml
唐诗宋词中的诗词形式固定,固定形式成了诗词的模子,作什么诗词用什么诗词模子,同样模子下,诗人诗作区别在内容,不在形式。有固定形式的模子,诗歌创作就会受限,诗由唐的绝句、律诗到宋的词,再到元的曲,其实就是一条拓展诗形式之路,一条挣脱形式束缚之路。
新诗自诞生之日至今已有百年,百年来有许多诗人对新诗的形式做过多种多样的尝试。在新诗界影响比较广泛的如闻一多提出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诗歌“三美”理论中的建筑美,建筑美要求诗作讲究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当下,新诗形式多样,比较自由甚至随意。
大鹏瞰海的诗作中对诗的形式有一种自觉,他创作的新诗有小诗、微型诗、汉俳、拟古诗、朗诵诗等,探究与尝试着不同新诗形式。
小诗,百度百科上这样解释:所谓小诗,是一种变异的形式,也是一种即兴式的短诗,多以三五行为一首,表现刹那间的情绪和感触,寄予人生的哲理和思想,并执着于意境的追求,引起读者的联想,具有言简意赅的效果。
■风中
尽管双翅已蜕化成臂膀我的胸腔仍跳着鸟的心脏
■听歌乐声渐起我的泪水潸然滑落这首老歌啊我们相拥着听过
■深夜积木在早起的第一个人清醒之前,我必须将楼群、街道、公园、行道树路灯、公厕、报刊亭、早点部车站、图书馆一件一件放回原处而原本没有的一一拈出来揣进布口袋让那个揉眼睛的人以为自己仍在梦中然后,在他的咕哝声里我悄然退去好了,明夜再来接着玩只是手脚还得麻利点儿否则,一个不利索小城可就炸窝啦
以上这三首小诗,有的四行五行,多的不过二十行,是作者瞬间感受被凝炼的语言定格,或灵感降临后及时被捕捉。这样的诗作,极易抵达读者内心,小诗如火花,可燎读者之原。
微型诗是三行以内的小诗,特点是短、精、深,优势是快餐文学,难点是于一粒砂中雕刻世界。“螺蛳壳里做道场”,要求着一种更为精细、精审与精制的艺术营造,同时也开拓了生活与诗的新天地(《微型诗》创刊辞)。大鹏瞰海创作过很多微型诗,有许多微型诗佳作。
■长途
又累又渴向路边的白玉兰寻一杯水喝■某些时刻一恍惚路遇前世正踌躇零落天涯■勿忘我从没忘记你的叮嘱阴雨中,怀里总揣着一卷蓝天■旁观河水卷走我的鞋子剩我在时光的岸边
长途是旅程,也是人生;累与渴是物质的,又是精神上的,而白玉兰捧出的水更是药。蓝天之于阴天是希望,是结果;作者与蓝天合二为一。每首诗不过三行,一首微型诗,是一花一世界的那朵花,一滴露珠里蕴含着乾坤的那滴露珠。
汉俳又称俳句或俳律,是诗苑小型的律体诗,也是极轻捷的一种文学形式。就文学体裁而言,汉俳是以长短有致的俳句和语言节奏的和谐性为载体,再现生活抒情言志的语言艺术。
■谢巫老*茶
月海茶馨口更香心发清吟[注释]*巫老:澳洲华裔诗人巫逖。■诗境佛不说诗人亦沉默无声歌■有赠绕画阁扫眉小才子*诗兴勃[注释]*扫眉才子,指多才的女子。■在水之湄*风摇波心头漪澜动两相和[注释]*《诗经·秦风》:“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这些汉俳凝炼富有节奏,或发感慨,或抒情感,或论事理,一字千金,不可去掉一字,不可更换一字,不可添加一字,大鹏瞰海深得汉俳三昧。
大鹏瞰海拟古诗不多,这也恰恰说明了他对于新诗形式的注重,毕竟今人不同于古人,或许正因为大鹏瞰海意识到拟古诗鲜有生命力,他仅做尝试后便停下继续向拟古诗前行的脚步。
朗诵诗主要是为朗诵创作的诗歌。其特点是节奏感强,语言流畅,音调和谐,明白易懂,适于上口,通俗易懂。既可以叙事,也可以抒情。常用于舞台演出,有一定的鼓动性和感染力。宜于直接向观众朗读。
■做一棵阔叶树
做一棵阔叶树即使在深秋失去衣裳凭一身瘦骨睥睨那扑面而来的寒凉北风起了缄默和隐忍是我的歌唱不羡慕松柏不企望四季里郁郁苍苍做一棵阔叶树乐于寻常我要歆享那欢快的浅碧与深翠我想吟味那沉静的杏黄与橙黄时候到了我的叶子翩然坠落在高远的蓝天下作一次即兴的滑翔做一棵阔叶树不辞不让既然选择了甘美的雨露也须承当那凛冽的风霜让酸甜苦辣尽管来吧五味尽尝才是活着的模样
大鹏瞰海的这首朗诵诗,大体押韵,每段首句重复,有节奏感。以一棵树自喻,明白易懂,适合朗诵。
自由是开放,是不受约束。自由体现在诗作上,就是诗作形式的灵活和无条条框框。现在新诗散文化倾向明显,散文化倾向首先表现为形式的散文化,淡化了诗与散文的界限;散文化倾向还表现在有不少新诗重记事叙述等。由于自由的新诗多是一首一个形式,对新诗的鉴赏在诗歌形式方面很难有章可循,对学习新诗写作也无规范的形式可依。自由是有限制的自由,毫无节制的自由会让新诗的原野杂草丛生。
在百年新诗史上,不断有人提出要制定新诗形式,规范诗歌形式,提高新诗写作难度。大鹏瞰海各种新诗形式的创作尝试,在新诗创作的道路上他如同一个提灯人,为新诗作者提供了可借鉴文本。未来的新诗形式会怎样,答案应该在像大鹏瞰海这样不断探索新诗形式的诗人们心里渐渐清晰起来。
作者简介:井秋峰,男,年8月出生,河北省文安县人。曾读于唐山工程技术学院土建系。廊坊市作家协会副秘书长。年设立“井秋峰短诗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