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航共生,北外滩的航运属性等你揭秘
2023/6/14 来源:不详
今年7月11日是第18个中国航海日
作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品牌的标志地
北外滩“云集”了不少航海日主题活动
左右滑动查看照片
除了统一鸣笛外,今年航海日主办方组织了航海科普云课堂、航运文创云集市等形式各样的科普活动,在北外滩传播航运文化。
上港邮轮城、航海邮局推出的新奇好玩航运主题文创品让航运走入生活。
让我们共同走入
拥有百年航运历史的北外滩
感受这片土地如何从依水发展的“浦”
发展成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品牌的标志地
南宋年间,上海沿袭唐朝的建制,为一个小镇。为了优化吴淞江(今苏州河)的泄水能力,在吴淞江两岸,每隔五里许开通一条进入吴淞江的水道。这种支流水道(人工河)成为“浦”。当年吴淞江的南岸有一个浦,叫“上海浦”,在吴淞江北岸,近虹口海门路一段,亦有一个浦,叫“下海浦”,为当年渔民出海捕鱼的起始点。
▲舟帆云集的下海浦
建于乾隆年间的下海庙(位于今昆明路海门路口),就是因为庙宇前有这么一条下海浦而得名。居民、船民进庙烧香,常常提篮而过桥,这一带也因此唤作“提篮桥”。因为年久淤塞,只得填平。我们现在说的下海,是指下海浦曾经流经的地方,也就是当年渔民在芦苇苍苍的岸边,泊舟晒网,腌制鱼干的场所,大致是以东大名路杨树浦路交会处为中心点,再向周边延伸,即今日北外滩一带。
▲年上海港码头分布图
北外滩一带襟江带海。明永乐初年,治水开河,吴淞江和黄浦在陆家嘴汇合,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浦江合流”水利工程,形成了黄浦江新航道。至明中期,黄浦江江面壮阔,水深湍急,为天然良港,海轮可直抵城下。上海开埠后,从年,第一个码头“虹口码头”始建,到年,北外滩沿江建有扬子江码头、招商局中栈码头、汇山码头、杨树浦码头、黄浦码头等12个码头,以及兄弟仓库、沙逊仓库、马登仓库等数十个仓库,为上海面向世界的水路港口。
▲年黄浦江主要码头分布示意图
从十九世纪中后期至二十世纪前期,美商、英商、日商、轮船招商局等,在虹口沿江抢滩,建码头,盖仓库,造堆栈,开船厂,竞争激烈。结果是小码头被兼并,木码头和驳船码头被钢筋水泥框架码头所取代。到了上世纪20至30年代,虹口的港口成为东亚的航运中心之一。江水悠悠,汽笛声声,看十里港口,聚八方巨轮,吞吐海外货物,吸纳外来文明。依靠航运业的支撑、辐射,以港兴市,推进了虹口的商业繁荣和文化发展。
▲19世纪中叶的虹口港
坐拥“一江一河一港”,航运文化让北外滩富有历史积淀与人文魅力。下海庙、医院(雷士德工学院旧址)、海鸥饭店、耶松船厂等众多保存完好的港航建筑诉说着北外滩的航运历史,浦江金融广场、星荟中心、白玉兰广场、北外滩来福士等建筑拔地而起,与外滩、陆家嘴共同构成上海的“黄金三角”,为越来越多的企业和项目落地提供了优质的空间载体。一系列培育营商文化的举措落地,吸引涵盖航运经纪、海事法律、航运金融、航运保险、航运信息咨询、航运文化、航运教育培训等众多企业加紧落户虹口。世界城市文化论坛、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中国航海日、财富与文化论坛等品牌活动精彩纷呈、搭建行业交流平台。(点击这里查看详情)左右滑动查看照片
作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品牌的标志地,北外滩深耕航运服务业发展,实现了由“老码头”到“航运服务总部基地”的跃变。
目前,北外滩已有超过家航运服务企业以及近40家功能性机构进驻,是全国航运服务企业集聚密度最高的区域,全球前50位的班轮公司有12家在虹口设立总部。
经过20多年发展,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根据日前发布的《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从“基本”建成到“全面”建成,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经历了以硬件设施建设为主,到硬件和软环境建设并举的发展之路。这一趋势在虹口表现得尤为明显。
在国际航运中心“基本建成”向“全面建成”迈步的新征程上,后续将致力全面提升航运服务能级,加快打造便捷高效、功能完备、开放融合、绿色智慧、保障有力的世界一流的航运枢纽。
在北外滩,还有一家独特的邮局
霍山路航海邮局
在快时代里珍藏着慢时光
点击下图了解详情
原标题:《与航共生,北外滩的“航运属性”等你揭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