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男子猝死,掀开了中国家庭的遮羞布

2023/1/28 来源:不详

白癜风治疗花费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525518.html

怎么敢?

一部国剧,开篇就往所有中国人的禁区发炮。

死亡。

丈夫抢救失败的噩耗传来,一家老小的顶梁柱倒下。

天,也塌了。

葬礼还没完,“清算”已开启。

何以至此?

如果只有这些浮夸桥段,未免狗血。

真正残酷在于,它要说破的不是结果,而是这一切的源头。

盘旋在我们头顶十多年的“魔咒”:

房子。

房子。

房子。

《心居》

Sir最近最期待的国剧之一,因为一个人。

三部作品成系列:

《蜗居》《裸婚时代》《心居》。

都来自白玉兰最佳导演滕华涛。

新作《心居》改编自鲁迅文学奖得主滕肖澜的同名小说,阵容不输前两部,海清、童瑶、张颂文、冯绍峰主演,对手戏飙到飞起。

细看海报——四人困在方寸之间。

要么眺望远方,若有所思;要么撇向一旁,眼神落寞。

导演怎么老是跟房子不过去?

或者说。

房子,怎么老是跟中国人过不去?

三部作品看似焦点统一,实际主题微妙偏移。

《蜗居》的暗黑现实。

《裸婚》的绝望婚姻。

《心居》呢?

剧情#冯晓琴老公意外身亡#冲上热搜引发讨论。

中年男子猝死,踩准的不只是普通观众的情绪点,更掀开中国家庭最后一块“遮羞布”。

没有什么大是大非。

只是同一个屋檐下,现实中年的所有焦虑、情绪和欲望就像长了嘴、长了手脚,让经年岁月中被琐事碾磨得失去弹性的家濒临崩溃。

房子,不是主角本身。

而是时代棱镜。

不信?

看下去:

穿过四面白墙,它将照进现实困境,更照出我们内心隐秘的麻木与彷徨。

01

借钱

冯晓琴(海清饰),被孤立的孙媳妇。

最大的执念——房子。

独属于自己跟丈夫的房子。

她笃信“房子是一个人的脸面,买什么样的房子就是什么样的人,至于租房的,都是无根的浮萍”。

可为什么想要房子?

难就难在这——“寄人篱下”,买房要从动机开始包装。

真实理由:想自由,想逃离,想要有个家。

对外理由:为儿子上学,为长远投资,为家庭和睦。

没办法。

“外来媳妇”没有话语权。

结婚八年,还住在一个四世同堂的老房子,丈夫顾磊没死之前,她的确是众人眼中的居家“好太太”。

丈夫、儿子、公公、奶奶……

家务全包,一家老小伺候得舒舒服服,全年无休。

这是嫁了个高富帅?

呵呵。

丈夫年三十六,事业平平,相貌平平,生活平平,唯一突出优点是“内心善良”。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活法,Sir不是说他错。

他有且只有一个问题,或者说是夫妻双方的共同问题——人生诉求不一致。

这恰是一段婚姻关系走向结束的开端。

可杨德昌早就告诉我们。

当你急于逃离一个问题,却把完成另外一个人生诉求当作解决方法。

那么一定,你又会撞上另一个问题。

“诉求”会不断产生。

冯晓琴最初买房是想在上海立足和孩子上更好的学校,紧接着就想接弟弟、父母来上海……

这还是表面——她真正无法面对的“诉求”是,如何真正抛下地域差别带来的“耻感”,真真正正地融入上海这座城市,心安理得地被接纳。

被谁接纳?

正是“亲人”。

冯晓琴买房路上最大的绊脚石,不,拦路虎:

顾清俞(童瑶饰),顾磊的双胞胎姐姐。

典型精致中产。

从大平层中醒来,年入千万的金融公司高管,日常是普拉提、西餐厅、美容院。

追她的成功人士,可以从武康大楼排到外滩。

连拥有十多套房收租的暴发户展翔(张颂文饰),还只是“备胎”。

冯晓琴的算盘是:让老公向她借W,家里再出一点,这样不仅有了首付,装修钱也足够,还能缓解房贷压力。

再直白点说:

都是女人,凭什么当姐姐的就能逍遥自在,是该出出血的时候了。

有道理?

但姐姐的话,更无法反驳:

世界上有两种“道理”。

一种:付出就该有回报,这是能拿到台面上说的“大道理”;

另一种:不能拿到台面上说,却也被大部分人认同的“潜规则”。

比如?

你是孙媳妇,你资源不行,你动机不纯……

你,注定“牺牲”。

国剧如此直白,Sir暗自叫绝。

进度条还在个位数,就已经把现代家庭自带的冗余羁绊借角色之嘴说出来,轻描淡写就把小刀子往自己家里刺。

狠啊。

钱钟书曾一针见血——借书是最能识破成年男女的暧昧,一借一还就来戏了。

对于现代人来说,借钱就最能看透一个人在另一个心中几斤几两,更在这太极推手中把日常该露不该露的“峥嵘”都显出来了。

买房借钱,阿姐弟媳大战拉开序幕。

何止财力、出身、情商之战。

更是价值观之争。

02

争气

借钱的口一开,顾家这中产体面下的狼狈、尴尬可就都像“小鬼儿”一样从心里跑出来了。

先说双胞胎姐弟。

以弟弟顾磊条件,大家心知肚明,W跟白送没什么区别。

冯晓琴算盘打得好,本来想在阿姐的生日宴上借亲戚们都在,逼老公背小作文进行“情感绑架”。

看眼神。

一张饭桌,来来回回全是戏:

姐姐清楚顾磊的德行,第一时间看向冯晓琴;后者身处弱势,并不与其眼神交汇,装作与自己无关;门清儿的父亲将一切尽收眼底,叹口气但不说话。

首次交手,冯晓琴落了下风。

但姐姐顾清俞是真的小气吗?

别急。

看习惯。

顾清俞对家人,是送给侄子的名牌书包,父亲的新眼镜,逢年过节的奢侈礼品。

对比之下,冯晓琴手头紧,给阿姐的生日礼物只能是自己织的围巾配上批发市场里买的驴牌logo。

可如果说这家里姐姐完全强势,冯晓琴似乎根本没得争啊。

这还是表象。

真相,还是要看变故。

第一次变故,冯晓琴离家出走。

一次次的买房诉求落空,丈夫烂泥扶不上墙,冯晓琴在闺蜜怂恿下突然离家“旅游”。

这一走可好。

顾家瞬间乱成一锅粥,早饭没人做了,长辈没人照顾了,娃没人带了……

冯晓琴的出走与顾磊答应买房后的回归,是夫妻关系和顾家“秩序”的暂时稳定,意识到顾家离了她玩不转。

对,暂时。

主动权仍然掌握在顾家,确切说是在顾磊身上。

尽管他窝囊、工资低、不上进、逆来顺受,父亲、姐姐、妻子是个家人都可以对他大呼小叫。

但他是顾家实实在在的润滑剂与“主心骨”。

不信?

第二次变故,顾磊去世:

犹如在顾家投下一枚“核弹”。

曾经的好太太瞬间成了众矢之的,医院等待,领骨灰,葬礼,家里,冯晓琴处处被孤立。

从“孙媳妇儿”直接降级成“那个女人”。

他们最后争到了什么?

就像顾父那番话——家,是算不清楚的。

当你想把所有线头理清,“谁对谁错”理个明明白白。

家和亲情,便也在那一次次的精于计算、仔细分析中消失殆尽。

但你还是好奇?

好。

回到眼神。

顾磊死后一家人哭得死去活来,唯独妻子冯晓琴。

她哭不出来。

憋得透不过气,甚至快要憋死了,还是欲哭无泪。

那眼神里是什么?

在Sir看来,她的眼泪已经随着那个刚来上海的外地小姑娘消失了。

剩下是比眼泪更绝望的放空。

是当下的犹疑。

更是对未来的无力——此刻的她是上不去下不来的悬空,既不是老家人也不是上海人,以前是顾家人,现在呢,以后呢?

我是谁?我该怎么办?

她的选择或许让观众失望——对,重新依附这个家。

曾说“害死顾磊”的奶奶与冯晓琴和好,是后者主动去洗衣服。

弹幕都在劝“姐姐独立点清醒点”“看得我好心痛”。

问题是,她真的有选择吗?

这就是中国式家庭认错/服软/道歉/请求和好的方式。

不是一句“对不起”。

而是一句“吃饭了”。

争气不是撕烂所有关系,而是理顺关系,等待一个机会,这就是没有眼泪的冯晓琴的直觉。

03

何以为家

关于“顾家”的未来。

Sir有必要再提一下那张海报

四人在位置上都困在房子里。

但注意。

最大的差别,是颜色。

暴发户展翔红色,日常是收租,财大气粗,为人正直、热情。

顾清俞紫色,美丽、清冷、细腻,高度独立,男人们等闲攀不起。

最右边,她曾经的“初恋”施源(冯绍峰饰),爱穿白衬衫,英语好、琴技佳,本是复旦苗子,但阴差阳错之下被一撸到底上了职校。

最后“沦落”为被顾客痛骂的旅行社导游。

所以,施源的底色是暗淡的黄,仿佛人生已经走进了尽头。

冯晓琴?

你可以说她的人生与施源同样失意。

但失意人生不等于失败人生。

更何况。

她那明黄的底色,与仅播6集的内容,并不足以预示她的一生。

她会有自己的事业吗?会遇到新的爱人吗?

一切未知数。

还记得Sir开篇说的吗,时代。

房子所折射的——时代之变与不变。

从十多年前的《裸婚时代》等剧到《心居》。

滕华涛所探讨的命题在延伸:

“围城”内外。

“心”和“居”的关系并不像我们想的那样简单粗暴。

有房子,就有自己的家,就能体面地融入这座城市,那种生活。

真的吗?

放眼望去:

顾清俞——有房,但房子再大心也是空的,所爱之人多年重逢,是对她内心深处少女期待无情的嘲讽与破碎,甚至她的财富、地位也成为追求真爱路上的负累;

展翔——有很多房,但文化不高,江湖气重,外地身份,尤其在顾清俞面前,他的房子也是空的,是掩饰自卑的数字。

施源——没房子,高考失利一路下坡,吃油墩子打麻将,靠假结婚为需要换肾的母亲赚钱。只有夜深人静时才在出租屋里弹起唯一值钱的家伙,古董钢琴,还被邻居地道上海话骂。

有房觉得自己心里有洞,没房觉得明天下一顿饭没着落。

房子究竟意味着什么。

十多年了,答案并未落定。

好作品从不提供答案,何况目前只播出6集。

Sir的疑问,是它还能挖多深?

会不会因为不敢开诚布公,不敢触动顽疾,便继续靠不断地制造、解决问题,来掩盖真正的问题?

王朔曾有一个绝妙比喻:

争吵后又和好的情人,就像童话中两个贪心的人挖地下的财宝,结果挖出一个人的骸骨,虽然迅速掩埋上了,甚至在上面种了树,栽了花,但两个人心里都清楚的知道,底下埋的是什么,看见树,看见花,想的却是地下的那具骸骨。

《心居》想写花草,还是想写骸骨?

它想呈现一个个在瞬息万变的欲望里表演挣扎的“我”,还是想触碰那些真正被钢筋水泥撞得头破血流的“我们”?

Sir很期待。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李寻欢不作乐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z/339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