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疫情倒春寒,华育中学全体语文老师给学

2025/2/14 来源:不详

疫情的“倒春寒”让我们再次回到了线上学习的状态。忙碌的生活,仿佛一下子被按下了暂停键。熟悉的校园变成了云上的课堂,同学们叽叽喳喳的交流,也变成了隔着屏幕的文字。也许你对这样的校园生活,早已轻车熟路,也许还有些不适应。但希望同学们能够记住,老师的陪伴,同学的鼓励绝不会因为方式的不同而改变。

华育中学全体语文老师用温柔而厚重的文字,写下了对同学们的期许。请同学们收下这份祝福,在明媚的春光中,学着去发现身边温暖与幸福!

亲爱的25届的同学们:

见字如面。

又一个春天,玉兰花开,春意盎然,正是踏青赏花的好季节,可是突如其来的疫情“倒春寒”却阻拦了我们拥抱春天的脚步,好友变成“网友”,学习变成“函授”,疫情已经在我们的生活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

在这样一个别样的春天里,你的身边有哪些温暖的人,温暖的事发生呢?你是否注意到我们身边的有这样一群平凡但是伟大的普通人呢?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征途中,总有一群如春天般带给我们温暖和希望的人,无论白天、黑夜,他们像战士一样保护着我们,为我们建起了一道道坚固的安全防线。他们是医护人员、是社工、是志愿者……请不要忘记,这看似枯燥的居家隔离背后,是他们的牺牲与付出。从来没有不劳而获的胜利,只是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

那么,作为这个“大家”中的一份子,作为一名中学生,在这个别样的春天里,我们又能够做些什么呢?

当前的疫情或许是你们今生遇到的最大一次人类灾难。此时此刻,我们与病毒的激战尚在继续,首先希望大家保持冷静,相信科学,做好自我保护,尽一切努力,令病毒对我们无可奈何。同时,也希望大家努力保有既往的理性和优雅,岁月不会只有静好,生活难免遭遇挑战,无论病毒如何肆虐,以怡情对峙疫情,总是最合理的防疫策略。

其次,不负春光,不负韶华,努力学习,珍惜时间。命运限制了我们的空间,或许给予了我们更多可以有效利用的时间,时间是一去不复返的,我们刚刚学习了朱自清的散文《匆匆》,“你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时间转瞬即逝,希望同学们隔离在家,也能把握当下,不负春光,不负韶华,专注学习,用心生活,努力把这一段时光过得更有意义,积累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

再者,我们希望同学们有一双发现爱与美的眼睛,有一颗慧心,去看去思索。这些“孤独”的时光,会成为爱思考的你们成长的重要契机。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不仅是一群人、一个城的战斗,更是一场全国上下共同参与的战役。我们相信这场战役必将胜利,就像相信春天不会缺席!

25届语文组

亲爱的24届的同学们:

你们好!

卷土重来的疫情,牵动着每一个你我的心,周围的世界开始变得陌生——朝夕相处的同伴被隔绝到了屏幕之后;习以为常的饭后散步变得遥不可及;家门口原本车水马龙的商场已门可罗雀;和家人期待已久的周末踏青更是化为泡影……我们不得不被闷在家里,但却多了许多独行独坐独思独省的时间,这段日子里,我们也来做一把“何妨一下楼”的主人吧!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独自向未来张望的时光,或许孤独而漫长,但努力过后定是晴朗!亲爱的同学,现在我们还无法亲自披挂上阵,奔赴抗疫战场,但守好自己的一方小书桌,就是这一时代颁给你无与伦比的青春勋章。

少年不惧岁月长,但惜寸阴好春光。待到百般红紫芳菲尽,彼时再聚首,你定是芸芸中最耀眼的一抹鲜亮!

24届语文组

亲爱的23届的同学们:

春天好!见字如面。

再次开启网课,相信我们都已不再感到陌生。校园空了,街上的行人少了,但“春风不负年年信”,春花春雨,如期而至。早春的白玉兰,和两年前的春天一样绽放,安静地立在阳光中,它舒展的枝叶与花朵,与两年前似乎并没有什么不同。而比起两年前的那个春天,老师相信,此时的你们,一定有了许多不同。你一定多了几分坦然与笃定,多了几分自律与从容——这些,就叫做成长。

几天前,网上诞生了一条热搜,名字叫做“我被疫情偷走了两年青春”。这条热搜的评论区,许多是对疫情之下种种受限的不甘、难过,甚至抱怨。可以承认的是,共同配合防疫,需要城市中的每一名市民在必要时让渡自己的出行自由,换来社会层面的动态清零和秩序运转,而对于个人来说,有时这的确让人感到深深的遗憾。但是,讨论也有另外的声音。一位还在读研的“up主”在他的短视频中分享说:“放在历史的时间轴上看,每一代的年轻人,在他们青春的时刻,都要面临相应的挑战。我们在疫情中完成了学业,就好像在历史的任一巨变时刻成长起来的年轻人。而所谓青春,是偷不走的。青春不是非要完成某些同质化的仪式,不是非要去旅游、蹦极、坐热气球。青春的是我。我在这个年龄相遇的一切,都是青春。”

是的,青春的是你,是你们。在这个即将迎来十四岁生日的节点上,你们相遇的一切,都是独一无二的青春。口罩,网课,防疫,居家隔离,这些都是烙印在你们这代人的青春中的历史时刻,而未来,时代也注定将交付你们这代人不同于先辈的历史使命。你,做好准备了吗?

同学们,还记得两年前的春天,老师写信邀请大家开始“阅读”的那本名为“社会”的“大书”吗?也许当时的你仍还懵懂,也许这本书你读得磕磕绊绊,但是现在,你们一定比两年前更加深刻地理解了那句“共抗疫情,我们都不是局外人”。当你们在成长的每个时刻与“大历史”相遇,当你们学会将目光投向自我以外的“无尽的远方”和“无数的人们”,你们就不再沉溺于某些“青春作家”笔下所谓的“小时代”。

你们在阅读中渐渐长大,也在阅读中,写下了属于自己的青春的注脚。居家网课,不同的学习形式和生活状态,恰恰是打破原有生命节奏、突破自我的最佳契机。恰恰是在变动不居的生命状态中,我们得以重新审视已有的生活与过去的自我。

设想这样一些时刻——

当你因社区封闭而吃不到想要的食物时,你没有抱怨一日三餐并不满足你的胃口,而是忽然意识到,原来,身处城市的我们,之所以能够安居乐业、生活无虞,一直依靠的是无数人共同建立的完善的物质生产体系和社会物流系统。你于是为之深深感恩,心底对每一位平凡的劳动者和建设者生出敬意。

当你在网课的间隙跑下楼去排队核酸,你不因上下奔波的辛苦而抱怨,也不因被第五次地捅了喉咙而叫苦,而是矮下身子、努力仰头地配合大白,并在核酸结束时,留给他们一张灿烂的笑脸、一个真诚的鞠躬和一声真挚的“谢谢您,辛苦了!”。你明白了,当你温暖舒适地坐在家中听课时,有许多人在风雨无阻地劳碌,穿着厚重的防护服,重复着机械的动作。

当你在重启网课的日子里,你不再将妈妈视为“书童”和“保姆”,不再需要老师的特别提醒,而是学会更加自律地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你愿意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提醒自己保持运动,学会熟练地拍下内容清晰、角度合理的作业照片,能够及时主动地上传作业,并为对着电脑辛苦批改作业的老师们说声“谢谢”。

……也许,还有许许多多个类似的时刻。

在这些特别的历史时刻中,你重新审视了曾经“熟视无睹”的生活,学会在遇到问题时积极解决、互相体谅,学会在面对变动时自我调节、尽快适应,学会在面对困难时心态乐观、从容不迫,学会在身心疲惫时仍然满怀温柔地善待他人。就这样,你一点点长成了更加成熟、有担当的少年人。

这就是你们的青春,无法被偷走的青春。如果套用小说《百年孤独》那个著名的开头,也许应该这样说:多年以后,当你们在祖国的各行各业独当一面的时候,你将会想起那个遥远的、疫情时代居家网课的下午。

同学们,让我们与春天相伴,于云中相见。

“世上有朵美丽的花,那是青春吐芳华。”

你们的十四岁到来的那天,春天也来到。风景,刚好。

23届语文组

亲爱的22届的同学们:

这是你们初中阶段的最后一年,居家学习对于毕业阶段的你们,是挑战。但有老师线上陪伴,家长的关心支持,同学们的共同努力,我们有信心在这个春天绽放出最美的姿态。

同学们,当外界的纷扰打乱心绪的时候,不妨召回你专注的能力,或是坐下来读一本书,或是提起笔练练字,亦可以暂时放空自己冥想,心立则人立。

病毒可能阻碍了我们生活、学习或者娱乐的脚步,但绝对阻挡不了大家思考、认识和延续希望的共同愿望。借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的话,“生活赋予我们的一种巨大的和无限高贵的礼品,这就是青春:充满着力量,充满着期待、志愿,充满着求知和斗争的志向,充满着希望、信心的青春。”保卫信仰,远望星光,疫霾终将散去,春天就在前方。

22届语文组

枝头吐露的新芽,风中飘散的落英,那是微寒中,春的脚步。我们期待着,同学们在历练中学会思索,获得成长。我们更期待着春暖花开,回归校园的日子!

来源:上海市民办华育中学图片来自网络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d/884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