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大桥70余盏白玉兰昨晚被点亮
2022/10/26 来源:不详两个月前,以流动红光为标志的南北桥头堡灯光亮化在留给南京市民惊鸿一瞥之后,维修中的南京长江大桥在昨晚又迎来了标志性的节点:来自南引桥和正桥上共计70余盏白玉兰点亮,进行试灯,后面还会分三次测试。尽管时间不长,当宛如游龙的一条灯带跨越长江,取代此前工程施工时的星火点点时,对于长江大桥正式恢复通车后的灯光魅影已经可以充分想象了。最难得的是,由于新技术的采用,正式通车后,盏玉兰灯亮度提高了10倍以上,但耗能却较此前降低了80%。
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陈彦摄影报道
从年10月28日晚间正式开始封闭维修,对于长江大桥上诸多不可移动文物来说,除了铁栏杆上的浮雕就是正桥、引桥沿线的盏玉兰灯了。来自南京市公共工程建设中心的相关工作人员介绍,相对于开展封闭维修的其他工序,拆除玉兰灯是排在最前面的,因为正式开始维修需要借用隔离公路桥与铁路桥之间的防护棚架,而拆玉兰灯是搭设防护棚架的先决条件。“当时已是天寒地冻,大桥上更是寒风刺骨、滴水成冰。为保证大桥的整体进度,工人师傅们一天三班倒,只用了半个月就把盏玉兰花路灯一一编号,记录下原有的安装位置,拆解成路灯杆、基座、灯架等部分,运送到专门为修缮玉兰花路灯租用改造过的仓库。”
记者了解到,和一般的建筑物拆除不一样,作为长江大桥上重要的不可移动文物,玉兰灯在正式通车后还要二次利用。这也就要求最大限度地保留路灯文物本体,修旧如故,恢复玉兰花灯本来的模样,同时延长路灯的使用年限。所以,即便拆卸完毕,玉兰灯的存放仓库不仅提前重新做了地坪及屋面,并加装了通风及恒温恒湿装置,同时派专人清扫,确保仓库一尘不染、空气温湿度满足文物存放要求。
据介绍,在玉兰花灯修缮的过程中,最复杂的是灯杆的修缮。所有的路灯杆需要喷涂3遍纳米级硅酸盐混凝土养护修复增强一体剂。最后,再对表面刷一层无机硅憎水剂。所有这四层增强剂和憎水剂全部是无色透明的,如此才能在提高混凝土路灯杆的表面结构强度和结构耐久性的同时不改变路灯杆的原貌。此前的玉兰灯采用的是八边形基座护罩,这一外形在修缮中得到延续,不过,为了让行人、非机动车通行更加方便、安全,基座护罩直径由原来的52厘米缩小到了47厘米。
既然是灯,最重要的功能自然是照明,如果兼顾美观度就是最佳选择。在这方面,工程人员同样是绞尽脑汁。据悉,仅在照明方式上前后就经过了N多轮的讨论验证,比如玉兰灯本身不发光,而是采用灯柱LED灯投射;在玉兰灯灯罩上开个小窗户,在里面放上LED灯珠,让它向下投射。“多次测试后发现,要么不能满足防撞,要么达不到照明亮度,最关键是不能破坏玉兰灯本体。”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玉兰灯罩是当年周总理定下来的,肯定不能动。直到后来在设计人员、技术人员和东南大学文物专家的共同努力下设计出了最终方案:顺着原有灯托上的花盆,外圈镶嵌上8颗3瓦的LED灯珠,并内嵌6颗2瓦的灯珠,总共瓦,全桥总功率46.64千瓦,只相当于原玉兰灯五分之一的用电量,而现场实测的照度平均都达到了25-30勒克斯之间,完全满足了道路照明需求。如果换句大家都听得懂的话,就是耗能降低80%,亮度提高10倍。
由于目前回龙桥及回龙桥路口的20盏玉兰灯还未安装,所以昨天测试的只是70余盏分布在正桥、南引桥沿线的白玉兰灯。同时,大桥本身其他的灯光亮化也均未开启,所以真正要想欣赏到最终版长江大桥亮化的风采还要等到下一阶段的最终调试。预期全部盏玉兰灯将在本月25日安装完毕,所有亮化工程计划在下月初结束调试。“按照眼下的进度,12月中旬能够全部收尾,并完成交工验收,年前具体哪一天正式恢复通车要等市政府最终确定。可以负责任地说,修缮后的长江大桥不仅修旧如故,而且比以前更坚固、更美观,行驶的路感也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