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日签middot415
2022/7/12 来源:不详用自律诠释自由
XYStudio
案例日签
/第二营·设计实例转译/
成果展示
案例日签
同济大学校园微更新
日签卡片
摘自XY春季案例抄绘课程部分内容
课程推文:4月4日等你一起画图!
现在参加XY春季案例抄绘,收获更多讲师思路讲解!
案例解析
背景:
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位于上海市杨浦区,校园面积约60ha,在校生2万余人,属于典型的位于中心城区的高密度校园。作为教学活动最为集中的校区,同济百年历史底蕴沉淀于此,校园内景观丰富多样,人文气息浓厚,师生活动密集。但是近年来机动车数量过多、道路过窄、人车混行等校园交通问题日趋严重。
为了让同学们感受更加安全、安静的环境,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年完成了“无车校园”的转变,校园内原有的停车场地大部分被废弃,本项目是重新利用停车空间进行校园环境微更新,一共包括4个停车场地。本项目于年开始调研与设计,年5月施工未完成,是一次结合设计教学的实践。
特点:
设计理念:本项目贯彻可持续的设计理念,充分回收利用场地中的资源与要素,尊重场地所具有的场所记忆,通过简洁的设计营造出静谧舒适的休憩场所,并使其融入到同济大学的校园景观中。结合设计构思,以场地中原有和新植的乔木作为景点的名称,分别为梧桐广场、玉兰广场、柳树广场、枫林广场。
1、梧桐广场
场地为学校食堂后面的停车场,南侧和西侧分别为青年教师宿舍,东侧为学校配电房。场地现状为植草砖满铺的停车空间,铺装较为破败,唯一值得一提的是东北角有一棵高大的梧桐,而西南角往东北角的斜线正是从宿舍穿越场地前往食堂的路径。设计方案以这条斜线为轴,布置了三个方形的空间:围绕梧桐树的休息广场,两侧垒筑石笼墙作为半围合墙体和休息台阶;然后是一个较为通透的方形花园,该空间与场地边界形成的网格体系交错,用场地原有植草砖砌筑的景墙进行半围合,在保证中心地块一定私密性的同时,赋予整个场地视线的通透性;最后是位于西南角的入口空间。
2、玉兰广场
场地位于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主轴线和平路的一侧,戴复东院士设计的瑞安楼左侧。设计方案试图把现有的停车场地改造为一个同学们的休息空间,现有的场地空间过于开敞,而后侧景观不佳,因此采用了简洁的手法,使用平行于和平路方向、高度各异的石笼墙划分空间,一方面营造出不同私密程度的空间,营造围合感;一方面组织空间序列,加强纵深感;同时,两侧行列式种植的8棵玉兰(白玉兰和紫玉兰),暗示着石笼墙的空间位置,与瑞安楼左侧现有的广玉兰形成呼应,增加场所的文化主题。
3、柳树广场
场地为现有物理馆前的停车场地,南侧紧邻校园的水系“同心河”。设计方案采用垂直河道的石笼墙划分空间,结合汀步在原有的矩形场地内营造出丰富多样的空间路径,并引导视线从物理楼看往水岸,同时低矮的石笼墙保留了开敞的视觉感受。在主要节点设置小型场地,布置座椅,兼具了休憩功能。沿河一侧种植柳树与河岸景观协调,使用各式地被草花穿插搭配,营造丰富视觉体验。
4、枫林广场
场地原本为瑞安楼西侧次入口广场和停车空间,年久失修,成为一个消极空间。因此空间主要以整修为主,考虑到教师们提出的课间休憩的需求,扩大了现有的硬地广场,设置条石座椅和草带,使空间具有了一定的设计感。同时,为了表达研究生枫林节的文化主题,对现有植被进行了一定的调整,在广场两侧种植了加拿大糖槭,形成枫林的感觉。
抄绘要点:
1、功能转换——场地使用需求的发现
梧桐广场为前往食堂就餐的师生以丰富的穿行体验,同时在这块高流动性的区域开辟出可供停留休憩并具有一定私密性的场所,因而设计方案以宿舍区通往食堂的路径为轴,布置了三个方形的空间。
玉兰广场、柳树广场和枫林广场均位于和平路附近,而和平路景观带是师生来往于课堂、图书馆等的必经之路。和平路景观带作为校园主轴,提供了包括林下、亲水、草坡等丰富的活动空间,使其不仅成为重要的游憩场所,还为同学们提供了大量户外学习空间。因而这三个场地的空间再生以创造可供泛在学习的硬质广场为目的,对主轴线上已有的活动空间类型进行补充,营造可停留、交谈、学习的氛围。在更新中,三块场地均采用了较为一致的简洁空间划分手法,仅根据场地差异略有变化。并且均在主要节点布置了小型的围合空间及座椅,通过各式种植穿插搭配,营造了丰富的视觉体验。
2、文化主题——场地植物特征的体现
围绕植物造景,因地制宜地创造鲜明的场所氛围。梧桐广场保留了角落一株高大的梧桐树,作为轴线的一个端点,在引导路径的同时也成为整个广场的视觉焦点。玉兰广场两侧行列式种植的8棵白玉兰和紫玉兰,暗示着石笼墙的空间位置,与瑞安楼左侧现有的广玉兰形成呼应。柳树广场临同心河,沿河一侧植柳与河岸景观协调。瑞安楼为同济大学研究生院所在地,为了传达研究生会的枫林主题,在瑞安楼西侧场地改造而成的广场两侧种植加拿大糖槭,并将之命名为枫林广场,象征“赤诚、热情、奉献、卓越”的枫林精神。
3、生态技术——场地材料的回收利用
利用场地废弃材料进行景观营造,即充分利用现有混凝土铺装和植草砖废料。将原铺装翻起后,遴选植草砖洗净,砌筑景墙;收集大块废料砌筑石笼墙基座,剩余植草砖连同混凝土打碎制作石笼墙。将原场地地面翻转为景观立面,通过隔断围合出新的空间。作为新的空间语言,石笼墙和景墙保留了这个场所的记忆,也为校园景观增添了新的形式。
学员优秀作品展示
今日优秀作品展示!
.04.15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