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白玉兰奖得主是赵丽颖而非吴越,争

2024/12/28 来源:不详

第28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颁奖典礼刚刚结束,赵丽颖“三次陪跑”登上热搜,因为最佳女主角花落“吴越”,好奇地去搜了一下吴越是谁,才发现她就是《我的前半生》里面的一个角色。

我会强调“搜”这个词,主要是因为如果不看到这张脸,我的大脑不知道这个人究竟是谁,而她得奖的作品《县委大院》我没有看(所以不评价好坏),或者说它没有精彩到让更多人去看它,即便它真的优秀,那也仅是停留在某一个圈层,辐射度不够,要知道好的剧真的是会口口相传的。

但是反观赵丽颖入围白玉兰奖的三部电视剧《知否》《风吹半夏》《幸福到万家》每一部我都看了好几遍,身边的人也都是夸赞这些作品很好,赵丽颖演非常不错,所以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如果,换过来,今日白玉兰奖最佳女主角是赵丽颖而非吴越,网络上是否还会有人为吴越提名但未得奖而感到可惜?答案显而易见。

再看同样陪跑的《狂飙》,也因为“0”得奖而让人倍感失望,而在这部作品中演技大获认可的张颂文也被网友调侃“赶紧告诉老墨,今晚吃鱼”。由此可见,本届“白玉兰”颁奖典礼让人多失望了,所以才会有人怀疑这个奖项有“内幕”。

说实话,内不内幕我不知道,但只靠7个评委就评出奖项,参考标准确实过于单一,尤其是个人觉得评委们完全代表不了大众的评价,不然就不会出现“好作品太扎堆了”这样的评价了。就这两年而来,爆火的剧真没看到几部,但是“烂剧”真的是扎堆出现。

此外,白玉兰奖评的到底是什么?这一点,我们也确实不清晰,究竟是题材、演技、市场、艺术,还是只是7个评委喜欢,亦或者是同一种声音?

如果是前面几种,个人觉得《狂飙》以及《风吹半夏》市场呼声很高,主演们的演技也得到了大众的认可,《狂飙》这部剧的题材让我们看到了现实的黑暗,但仍要心向光明;而《风吹半夏》让我们看到了创业不易,但经商的核心不是“利益”为先,还有人性。

在对比两个人的演技,在《我的前半生》里面,我看到了一个精于算计的女人,任何情况下,声调、表情都是差不多的,唯一变的是台词。在其他剧中,似乎也没有太多的演技炸裂时刻,我也看了《扫黑风暴》,但是我却没能记住她原来参演过这部剧,是我的问题吗(先申明,我不是赵丽颖的粉丝)?再看看赵丽颖饰演的半夏这位女企业家,真的是深入人心啊。

如果是后一种结果(评委喜欢,一种声音),那我欣然接受。毕竟,评委不是我们认识的评委,在年龄和审美上也已经感知不到我们的喜好,加上在我看来,所谓的艺术就是一些所谓的专家分析了再分析那些我们看不懂的东西得出的结论,因为市场人都只是普通人,所以评委感知到的艺术我们感知不到,评委喜欢但我们不喜欢那也很正常,只是希望那么明年再评白玉兰奖能不能找几个能代表普通大众喜好的人来评?

如果所有作品都只能是一种声音的作品才能得奖,那我更想说这个奖不得也罢,反正我是不会因为一部作品的演员得了奖而去看这部作品,我只会因为有朋友跟我说“这部剧很好看,赶紧去看”而选择去看一部作品。另外,高层是不是更应该感知到民生艰难、内幕才是当今常态而非“歌功颂德”?如果只偏好一种题材,那以后为了得奖,大家是不是都得去演这种题材的才行?

我看到有人说因为赵丽颖没得奖,导致她的粉丝去《县委大院》底下恶意差评,加上赵丽颖自己回复“陪跑”事件就三个字“继续跑”而显得粉丝和偶像本身都不大气。粉丝的行为我不做评价,毕竟是个人行为,但赵丽颖回复“继续跑”三个字,我觉得更显大气与格局。这三个字既表达了她继续努力的态度,也表达了并不想对此事做什么回应,不表达任何情绪才是对的。

最后,我说明一下,我不是赵丽颖的粉丝,也不是恶意喷吴越,假设吴越去演《风吹半夏》能演出赵丽颖给我的感觉,我依然会去看。

关于这次的白玉兰奖,你们觉得评出了你们心中最优吗?

#赵丽颖回应三次陪跑白玉兰#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yf/858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