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姨刘丹年轻时浪费的时间,现在要补回

2025/3/14 来源:不详

来源:娱理

白玉兰颁奖典礼结束后的庆功宴上,刚刚获得白玉兰视后的吴越坐在刘丹身边和她说,“你看我早就说过吧,我们都会越来越老的,但我们一定会越来越好。”

在刚刚结束的第28届上海白玉兰电视节颁奖礼上,刘丹凭借《开端》中陶映红一角,一举夺得最佳女配角奖,这是她第一次获得国内电视剧权威奖项的肯定。在这个角色之前,她离观众总有一些“距离”——

16岁那年,刘丹从多人中脱颖而出,被主考官齐士龙招收进了北京电影学院,与黄磊、姜武成为大学同学。毕业后,刘丹顺利考入了中国国家话剧院,成为了一名话剧演员。

这些经历看似一路顺利,但是,在没有走进大众视野之前,刘丹不可避免地经历了一些自我怀疑。她说,“我曾经有段时间挺厌恶自己的。”因为演员这个职业本身是希望获得别人认可的,是需要展示给别人看的,但回归自我,人活着是自己的事情,与他人无关。

刘丹拿下本届白玉兰最佳女配角

另一方面的打击来自于,刘丹突然意识到自己“能力有限”,在看到了更好的表演,得知世界这么大,远远超乎儿时所谓梦想阶段的想象时,刘丹被吓住了。原来有那么多的事情,是演员一生都无法体会到的,她变得胆子越来越小,总觉得自己经历的事情太少了,一切都远远不够。

她开始自我封闭,不想过多地跟朋友交流,即便很想念齐士龙老师,也不会给他发消息问候,她在不停地反问自己,“刘丹,你哪儿有脸见老师,这么多年了,你在干嘛?”

在不断地自我怀疑、反思中,刘丹面对着这个自己喜欢,但不一定能干好的职业,认认真真地思考过,自己是不是可以有其他选择,最后的答案是,“好像冥冥之中,演戏这件事对我来说十分重要,所以我没得选了,砥砺前行,不行也得行。”

所以,观众看到了《摩天大楼》里善良的叶美丽、《开端》中歇斯底里的陶映红、《这么多年》中极度重男轻女的郑玉清,看到了这些角色背后,在小心翼翼并努力想要当好演员的刘丹。

《开端》,刘丹

以下是刘丹的自述,娱理工作室根据对话内容整理。

这两天的感觉就像做梦一样,得奖这件事确实在我的意料之外。颁奖礼当天,有一个白玉兰的工作人员和我聊天,问我认不认识国家话剧院的同事田雨,我当时还说,我觉得田雨这些年做得很好呀,他肯定是颁奖嘉宾什么的,但真的完全没觉得这段对话跟我会有什么关系。

庆功宴上,《开端》的总制片人侯鸿亮来和我说,“咱们的戏能有今天,还有这么好的播放,你有功。”坐在我身边的吴越看着我说,“你看我早就说过吧,我们都会越来越老的,但我们一定会越来越好。”

从白玉兰回来之后,亲朋好友们也发来了祝贺,时不时有人跟我聊上两句,好像一直在提醒我,得奖这件事是真的。回到《大江大河3》的剧组,一切照旧,这边的戏还有一点点就杀青了,然后再接着,后面的戏就要开始了。

其实,我演的戏不多,也就是从这两年才慢慢开始的,这是一个事实。我觉得我自己还是一个新人,除了年龄大,我不觉得自己有什么资历,大家每天都丹姐、刘丹老师的称呼我,一直很尊敬我,有时候我挺害怕的,我不知道我给大家添麻烦了没有,也担心,怕自己做得不好。

小时候,看别人在电影中演绎着不同的角色,过着不同的人生,总觉得她们真了不起啊,一会儿是一个革命者,一会儿又是谁家的媳妇,一会儿又是皇后,那会儿真的觉得,这样的人生特别值,有这样一趟生命旅程,是特别了不起的。

看电影总能给我一种高于日常生活的情感体验,即便是我的日常生活也是情感富足的,父母常常给予我很多照顾和肯定,我也发现我很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长大之后,开始干这个专业,我才发现演员的限度是蛮大的,很多东西思考下去,就真的吓到我自己了。

尤其是在我一点点看到更好的表演,看到很多超乎我小时候对于所谓梦想阶段想象的关于演员这个职业的理解时,我才发现,哇,我原来做了这样一个工作,我怎么胆子这么大?自己是不是太自不量力了。

我去塑造一个角色,我想给予那个人生命,要去展现他们的生活是怎么样的,但是演员的阅历有限,我完全没有办法通过自己的生活去了解,我开始想,是不是自己小时候的一切都太顺利了,经历的事情太少,那种“永远不够”的感觉,其实蛮难过的。

演员需要跟自己打交道,对自己的理解很重要,对世界的理解很重要,自己和世界的关系很重要,因为我们是用自己作为材料去进行创作的,有很多时候都在研究自己、塑造自己,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决定了将来自己创作出来人物的基础前提,其实演员是自己在帮助自己。

向内寻找“自己”并开始怀疑自己的时候,我25岁。

刘丹

我有的时候会这样觉得,演员这个职业挺可笑的。演戏的时候,尽管借着人物的形象,但你也好像必须毫无保留地在大家面前站着,稍微比你有一点阅历、或者比你更深刻的人,他们都能看得到你的优点和缺点,一切都显而易见,你的性格是什么样的,其实都能被别人猜到。

自己以为自己的天性所谓的很解放,自己很喜欢表达、喜欢情感展现、热爱表演这个事业,但真的不一定能做好这件事。幸亏老天爷还是给我了一点点天分,帮助我看到了这件事,让我一直小心翼翼地把演员这个职业当回事。

在我自我怀疑的那些年,我认认真真地考虑过,除了做演员,我还有没有其他可能,那个当下,我思考很多。有了孩子之后,我会觉得,这辈子是不是只能这样了?每天迷迷糊糊在所有的日常里面,看着孩子一天天成长,自己也蛮欣慰的。那段时间,我所有的生活都在给妈妈的身份让位。

那我自己呢?自己的梦想和自己的关系,好像显得有点刻意。冥冥之中,演戏这个事情再次冲回来,我确定,表演这件事对我来说十分十分重要,我根本没得选,只能砥砺前行,不行也得行。

刘丹

于是,我开始选择一些主动自救的办法,人活着不管怎么样,都会经历一些困难,如果真的躺下了,可能就再也起不来了,懦弱是人的天性,但我们不能任由它肆意地处置我们,不能听天由命。

小时候看的那些革命电影好像在这个时候起了作用,那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对我影响很大,它告诉我要努力活着,站在舞台上的那一刻,当我去投入角色,真的完成我该做的事情的那一刻,我能感受到很多超出我日常生活的体验,那些东西是我在生活里得不到的,也是没办法用另一种方式去平衡的。

遇到陶映红的时候,我很想知道,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她到了炸公交车的程度,她的最后一根稻草是什么?从职业习惯上来讲,她是比较较真、严肃的人,不太懂生活情趣,也不会有很多时间去考虑生活,教师大部分的时间、精力,都在每天需要完成的具体事情上,反而对自己的情感、精神世界的需求变得没那么重要。所以,失去女儿之后,她才会有那么决绝的行为。

《开端》,刘丹

陶映红只想找到真相,必须知道发生了什么,这件事她一定要追究下去。我觉得我演戏也是一样的,知道自己不行,但是因为选择了这个职业,没法后退,就只能一直往前走,尽量想办法,我觉得这种执着,和陶映红追求真相的概念差不多,这或许就是我和这个角色之间的连接。

我从来没把陶映红归结到“母亲”这个类型的角色中,或者说,我不太喜欢给角色分类,不太喜欢概念的东西,不太喜欢形容词,我会把那些给角色的形容词当做一个提示,而不是角色的全部,有强烈地想要了解角色的欲望,是演好一个角色的大前提。

《开端》,刘丹

我觉得一个演员真正成熟是在35岁左右,一定要给自己一个成长的机会。

年轻的时候,演戏凭借的是天性,就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但那种轻狂、自信不会跟着你一辈子的。随着年龄增加,阅历增长,你才会发现自己哪些方面需要补充,人只有在不断地补充自己,让自己慢慢成长的过程中,才能重新上一个台阶。

过去在舞台上,所有刚毕业的演员,不会一下子就让他演主角的,一定要在台上先滚几年,这个过程会让人充分体会到想演好戏的欲望,会让人积攒很多能量和丰富的阅历,这些都是需要时间积淀的。

每一段经历都是财富,或许经历了痛苦,但是这个痛苦回过头来看,是可以让我们变得更加勇敢地付出,人得知道什么是疼了,快乐的质量才会不一样,不是吗?

我的初衷是做演员,不是成为一个获奖者,但真的获奖了,我会有一点如释重负的感觉,好像我终于有一个很具体的东西,可以跟我爸爸妈妈、跟这些年帮助过我、支持过我、对我一直抱有期待的,告诉我“刘丹,你要相信自己,你可以的。”那些人一个交代。

白玉兰颁奖礼上的刘丹

最近这两年,确实发过来的剧本蛮多的,有时候,我好像有一种补偿心理,觉得自己过去浪费的时间太多了,年轻的时候演的太少了,现在总希望在有限的时间里,尽量多地去演,去多体会创作带给我的快乐和感受,有的时候甚至不会考虑结果,我觉得人活着,自己体验最重要,我很想好好享受我的工作时间。

前两天有人跟我讲,“丹姐,你这个角色得了奖,可能对很多中生代女演员都带来影响,让她们更加被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cs/911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