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教育让每一片绿叶自由舒展
2022/10/20 来源:不详大自然是一部真实、丰富的百科全书,蕴藏着巨大的教育财富。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我们要解放小孩子空间,让他们去接触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青山、绿水、日月、星辰……”近年来,东营市晨晖幼儿园(以下简称“晨晖园”)充分利用周边丰富的自然资源,将自然元素融入儿童教育,大力开展自然教育,建构实施自然教育园本课程,引导幼儿去观察、感知、探索、创造,让幼儿在自然中释放天性、本真化成长。
一、回归自然,营造富有生命的“自然学习场”
走进晨晖园,处处流露出浓郁的自然气息,高大的法桐树下放置着错落有致的原木,幼儿可以灵活自由地攀爬;草地上搭建起私密的柳编小屋,成为幼儿玩角色扮演游戏的首选去处;茂密的绿植将沙池区围绕其中,为修水渠的幼儿撑起一片绿荫;黄河沙土打造的神秘“考古场”,让幼儿在亲身体验中感知黄河沙土的特性。还有创意无限的泥巴池,连绵起伏的土坡,蜿蜒的空中栈道,惊险的荡桥,清澈见底的戏水池……自然、生态的环境满足了幼儿乐于游戏和动作技能发展的需求,让幼儿在与自然对话及互动中,感受自然世界带来的惊喜与感动。
室内环境沿用了自然风格,造型独特的树枝、粗糙的麻袋片、圆润的石子、硬硬的松果、粗细不一的麻绳,都成为教师与幼儿创设环境的元素:芦花与松果碰撞出姿态优雅的火烈鸟,树枝和麻绳缠绕出精美的相框,丝瓜芯和黑豆结合变成了俏皮的精灵。环境的自然创设与幼儿作品妙不可言的童趣,宛如把自然带进了活动室。所到之处,目之所及,无不散发出浓浓的自然风光,质朴归真的自然风格愈加凸显。
二、融入自然,倾听孩童拔节成长的声音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大自然就是活教材。”多年来,晨晖园秉持“尚自然、尊天性、养蒙童”的育人理念,以自然教育为基点,积极探索适用于儿童自然、自主、自在发展的教育方式,不断引领幼儿以自然为师,向自然求知,在大自然的怀抱里探索未知、感受变化、积累经验。由此,自然教育园本课程应运而生。
自然教育园本课程的开发实施,旨在利用自然媒介培养悦动健行、自信乐群、善听慧言、乐探勤思、察美笃新的“大气、灵性”的“自然之子”。课程内容在甄选园本资源的同时打破园所藩篱,充分利用园所周边及本地区自然资源,为课程不断注入新内容。自然教育园本课程基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发展目标,细化为自然运动、自然科学、自然生存、自然感知、自然探索、自然语言、自然数学、自然艺术等8个子课程。
在“以自然为师,做自然之子”课程理念的引领下,教师追随幼儿的求知兴趣,以促进幼儿核心素养发展为前提,在自然环境中实施自然教育。自然科学活动中,教师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法桐树皮的纹理,寻找七星瓢虫的栖息地,了解蚂蚁的行动轨迹,记录天气的变化,一起研究风向,探秘影子的变化,认识树叶的形状;自然语言活动中,教师带领幼儿来到户外,躺在草坪上静静聆听鸟叫声、虫鸣声,大胆猜测小鸟之间的对话,讲述西瓜虫搬家的故事;自然数学活动中,教师就地取材,带领幼儿按大小将石子进行规律排序,一起为松果称重;自然艺术活动中,幼儿对自然物品进行创意设计,落叶、木片、丝瓜、小草、树枝等变成一个个形象生动的小动物、小房子、卡通人物……活动中,游戏计划、自然日记、自然故事成为幼儿记录与表达的最好方式,幼儿在与大自然的互动中获得经验与发展。
自然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引导幼儿在大自然中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像科学家一样做事。秋天的“落叶趴”,幼儿观察千姿百态的落叶,如扇子般的银杏叶、手掌样的法桐叶;感受一下,浅黄色的树叶软软的,暗黄色的树叶脆脆的,踩在上面沙沙作响;创作一幅叶子画,设计一件树叶时装,来一场盛大的“叶子雨”,看那闪耀的“繁星”悠然飘落,落在头顶,落在肩头,盖满整个大地。乍暖还寒的早春,看到含苞待放的白玉兰挂满枝头,幼儿惊喜满满,自发地要把春天请到教室里。于是,种植太阳花的项目活动开始了。种花需要什么?种子、土壤、花盆、铲子、喷壶等。这些从哪里来呢?于是,幼儿就去草地中挖、从家里带、去邻居家借、去杂货店挑选,各有各的办法。土壤里挖出两条大蚯蚓,还有一条居然“生”宝宝了!蚯蚓到底是怎么生宝宝的?带着这个疑问,幼儿们一起搜集资料,探寻答案,知道蚯蚓是卵生的秘密……幼儿与大自然主动对话,学习用自然的逻辑做事,让天性与其相伴,让儿童做回儿童。
三、心向自然,打造自主专业成长的教师队伍
在实施自然教育过程中,教师如何遵循儿童自然天性的身心发展规律,站在儿童的视角发现和引领儿童?如何从幼儿的兴趣出发,思考和生成更深入的课程?这些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为进一步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加强教师对自然教育园本课程的理解,晨晖园创新实施了“TPC”教师成长模式(个人+团队=凝聚力),以自然教育园本课程研究为抓手,改变教师的儿童观、游戏观和课程观,帮助教师学会观察、敢于放手、巧妙介入、有效指导,做幼儿游戏学习的支持者、引导者、合作者。
首先,为教师制订个人发展规划,定期打卡交流规划进度,逐步厘清发展思路。其次,定期组织关爱身心、陶冶情操、凝心聚力等多元化团队活动,如入职纪念、游戏团体赛、远足拉练、团队拓展等,在提高教师团队责任感和凝聚力的同时,让其充分感受自然教育“和谐家园”的温暖。再次,搭建多元化平台,不断激发教师的内驱力,唤醒其自主成长意识,让每名教师在不同舞台上展现自己。另外,实施“人人来做培训师”项目,每人承担培训内容;实行“交互式”互培模式,促进新老教师共同发展;开办专业素养“训练营”、组织“1+X”全员阅读活动,丰富教师的理论知识,积淀教师的专业底蕴。
晨晖园践行美国教育家波斯纳的“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这一理论,让专业理论经过教师个人学习、实践、思考的过滤后再吸纳并接受。倡导教师利用多种形式记录幼儿在自然活动中的探索、观察和活动的精彩瞬间,并定期组织“晨晖园小孩的自然故事”分享活动,交流自己在自然教育实施过程中的收获、感悟和幼儿的学习故事,在反思中激发教学智慧,使自然教育理论的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将教师的专业理论知识内化为教育实践,充分发挥教育反思在教师专业成长中的“催化剂”作用。
在自然教育理念的引领下,晨晖园教师通过对自然教育园本课程的学习和实践,深刻体会了自然生命的律动故事和成长智慧,打开了对自然的感知力,建立起与大自然的链接。自然教育理念的滋养,使晨晖园拥有一支有情怀、有力量、有温度、充满朝气的年轻教师队伍。他们个性阳光、充满激情、努力奋进,犹如一束束温暖的晨晖,照耀着每名幼儿,促使幼儿发生“光合作用”,像绿叶一样自由地舒展。
四、钟情自然,引领家长认同共生共育共成长理念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在实施自然教育活动中,晨晖园有效发挥家长的教育同盟军作用,在引领家长领悟自然教育理念的同时,让家长参与到教育中来。小一班“寻找瓢虫”项目中,幼儿不确定发现的瓢虫是否为七星瓢虫,教师没有急于解释,而是将图片发到班级群,布置亲子作业,引导幼儿与爸爸妈妈一起寻找答案。第二天,幼儿将自己和爸爸妈妈找到的答案与小朋友分享。带着对瓢虫的好奇,幼儿们又有了新的思考:瓢虫吃什么?它的家在哪里?除了幼儿园,在哪里还能找到瓢虫……活动的开展得到了家长的大力支持和积极配合,他们在与孩子们共同探寻的过程中,发现孩子对探索大自然有浓厚的兴趣。幼儿在观察、探索、记录、交流、合作等“工作”中,自主思考能力、判断分析能力、口语表达能力、交往合作能力等不断提升,逐步在以游戏架构的自然教育课程中获得了成长的快乐。
在自然教育理念的影响下,家长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和孩子一起到大自然中观察草木鱼虫、流水泥石,倾听鸟叫、虫鸣、风声、水声,感受万物的灵性与生命。“踏青节”,他们和孩子一起探寻小草发芽的秘密,感知其顽强的生命力;“风筝节”,和孩子一起制作风筝,体验风筝飞上天空的快乐;“自然创意节”,和孩子一起搜集自然材料,制作独一无二的创意作品;“野营”活动中,和孩子一起搭帐篷,寻找自然的秘密……家长和孩子一起在大自然中释放天性,自由玩耍,发现有趣的现象,激发更多的思考,获得教育的知识经验。活动的有趣、有效开展加深了家长对自然教育的认识与理解,为更好地开展自然教育活动提供了有力支持。
“亲近自然是人的天性,没有哪个孩子不爱草地、树林和小鸟,没有哪个孩子不喜欢在水池、沙土中做游戏。只有带领孩子到户外活动、探险,利用各种感官认识大自然,探索、发现、体验身边的美好,孩子们的天性才能得以释放,才会变得思维活跃、兴趣广泛,好奇心越来越强。自然教育会给孩子们的童年留下美好的回忆。”大班幼儿康康的妈妈说。还有一名幼儿家长告诉教师:“晨晖园实施自然教育,让孩子们在自然的环境中活动和玩耍,是孩子需要的,是真正尊重孩子的天性。作为一名家长,我要彻底改变教育观念,做到与老师的教育同步;充分尊重孩子的发展需要,让孩子在自然教育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水本无华,相荡乃生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让教育回归自然,让幼儿在自然中享受成长,让幼儿运用大自然宝贵资源,汲取成长的力量,发挥其无限的可能性和多样性,是晨晖人的教育初心和使命。这是晨晖园教师的共同理想和愿景。自然教育就像一粒种子,在晨晖园落地生根、蓬勃发展。我们坚信,在自然教育的滋养下,晨晖园的幼儿会像一片片绿叶那样自由舒展,唱响自主成长的曼妙乐曲。
(本文系山东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课题《具身认知视域下自然教育的园本实践与探索》阶段性研究成果)
户外踏青时发现一条毛毛虫
雨后发现一只小蜗牛
举起创意无限的波波球
与同伴相约认领一棵梧桐树
小伙伴们一起感知水的流动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作者:东营市晨晖幼儿园张霜刘会云)
作者:张霜刘会云
编辑:白天
审核:王煜玲